择日不如撞日,有两部关于情感关系的电影不约而同选在今天(9月5日)正式上映,而且它们分别是关于一段关系的起点与终点。意大利电影《关于约会的一切》构思巧妙,情节令人忍俊不禁。相对来说,挪威电影《爱的暂停键》(Elskling)的主题则要沉重不少,毕竟它的故事围绕一对陷入婚姻危机的夫妻展开。

《爱的暂停键》定于9月5日正式上映。
《爱的暂停键》是挪威导演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Lilja Ingolfsdottir)的长片首作,主人公玛利亚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与音乐家西格蒙德相识后迅速坠入情网,再度组建家庭。七年之后,玛利亚的生活变得四面楚歌:上一段婚姻带来的大女儿处于叛逆期,母女关系剑拔弩张;第二段婚姻里的两个孩子尚且年幼,时刻离不开她的照顾;各种家庭琐事令她的插画事业变得难以为继;而丈夫西格蒙德却三天两头出差,令她不禁心生怨气。最终,西格蒙德感到无法与玛利亚好好相处,提出分居一段时间。
虽然《爱的暂停键》的剧情本身并不复杂,但影片前后历时七年才完成,还颇有些一鸣惊人的况味:它是2024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最佳女主角奖(赫尔加·古莲)得主;在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它更以黑马之姿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四个重要奖项。日前,导演英戈尔夫斯多蒂尔赶在影片正式公映之前,特意从挪威来到上海,与观众展开交流。

导演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在上海与现场观众交流。
在活动现场,主持人刘凝率先向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发问:为何这部作品耗时七年之久才问世?她有些激动地回答:“过去的这些年里,我陆续拍了25部短片,却始终没有机会拍长片,自己都想要放弃了。主要是因为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总是困难重重。我曾三次尝试想要拍摄长片,也的确写了许多剧本,但在融资时碰了不少钉子,所以自己也有些泄气了,最后我完成了《爱的暂停键》的剧本。《爱的暂停键》的剧本明明是关于人如何学会爱自己,但无法筹到拍摄资金的时候,我却忍不住怨恨自己。然而,我的制片人始终没有放弃,没想到后来真的成功找到钱了。”
影片的主要内容放在主人公玛利亚和丈夫西格蒙德分开后,自我探索与复盘两人关系的过程。其中,她接受心理咨询的部分占了不少戏份。最初,她只是把这看作是跟丈夫修补关系的手段,但之后渐渐意识到她自己更需要帮助。

《爱的暂停键》剧照
谈及这部分剧情的设置,导演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表示,“很多人看了《爱的暂停键》之后会跑来问我,你是不是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都读了哪些书。其实,我了解人的心理的途径是通过观察他人和自身。我本身在电影学院任教,常常会跟学生说:你们要学会解读自己的情感,每次当你涌现强烈的感受时,就要向内心探究,从中读取信息,要知道人的每一种情绪都蕴藏非常丰富的信息。这就是我触达心理学的方式:保持好奇,搞清楚变化的机理是什么。然后,你会发现他人身上和自己身上的情绪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片中,玛利亚与西格蒙德接受心理咨询。
“同时,我还有一位有心理学背景的好朋友,她会对我的剧本提一些意见。但是我并不想要在这部电影里呈现很玄奥的心理学,因为离婚时该如何处理两人的关系,本身就是司空见惯的问题。一方面我想展示发生了什么,但更重要的是,我想要呈现出这些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为何会发生,背后有什么深层的机制。”
“要知道,北欧的离婚率已经超过了50%,为什么夫妻关系不能长久?在《爱的暂停键》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能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你的两性关系通常会面临困境。所以,我希望在这部电影里把两性关系的解读带向更深层次,想看一看裂痕出现的根源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所在。”
主人公玛利亚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角色。说她简单,是因为她像婚姻关系中的许多人那样,既将另一半当作出气的对象,又害怕失去对方;说她复杂,是因为她内心背负了许多连她自己也看不清的问题,以至于不时要借着镜子重新审视自我。

《爱的暂停键》剧照
“老实说,我受够了大家总是将女性看作是承受着外部压力的受害者,又或者把她们塑造得无坚不摧。”谈及主人公的塑造,英戈尔夫斯多蒂尔说道,“对我来说,玛利亚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位女英雄,因为她敢于向内看,去发掘真正的自我。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告诉大家:危机之中其实蕴藏着潜能,任何的危机都会激发非常深的潜能。玛利亚一开始的确是受害者,她身负父母失败婚姻的创伤。但最后她靠自己走出来了,她敢于打破自缚之茧去体验疼痛。这个过程是危险的,但也让她变得强大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女性成长的必然过程。如果你没有审视过自己,没有感受过自己的不足,其实是很难成长起来的。”
“或许很多女性认为:我们要像男性一样,才能获得权力,所以必须让自己具备一些男性的特征。但我觉得,我们应该拥抱女性本身的特质与能力。即便我们现在还是身处一个由男性主导的社会,大家并没有那么开放地去看待女性内在的力量,但我希望至少能在电影里把它呈现出来。”
在观众发言环节,现场的不少女性都表示玛利亚的处境令她们感同身受,甚至玛利亚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她们自己身上的故事。有一位观众坦言自己是单亲妈妈,因为深受触动,已经看了两遍《爱的暂停键》,但仍然不解为何影片采用了开放式结局。

《爱的暂停键》最后采用开放式结局。
对此,英戈尔夫斯多蒂尔透露:“剧本第一稿我写的结尾是西格蒙德离开了餐厅,玛利亚就一个人坐在位子上。我之前提到我们花了好多年找投资,在那段时间里,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我不想最后去呈现一个孤零零地坐在那里的强大的北欧女性形象。于是,我决定改写剧本,让男主人公坐在那里,女主人公伸出了手。因为这部电影不仅是关于爱自己,也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我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女性既能勇于感受自己,同时也有勇气去接受新的关系。”
“有的观众问我这样的结尾是梦境还是现实?我想,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但是对我来说,我想要呈现的就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其实,在某个时刻,你是否要去走向一段新的关系,都取决于你自己。你伸出去的手可能被接受,也可能会被拒绝,这是我最后想留给观众去寻找的答案。”

导演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左二)与现场观众合影。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为什么北欧离婚率超50%?挪威女导演上海谈“爱的暂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