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边角料”拼凑成的穷县到GDP千亿县,安徽长丰凭什么

由“边角料”拼凑成的穷县到GDP千亿县,安徽长丰凭什么

hyde123 2025-07-11 装修装饰 1 次浏览 0个评论

二十年前,长丰人估计不会想到,脚下的这座县城会成为安徽第二个GDP千亿县。

长丰县是合肥下辖县,地处合肥市域北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肥东、肥西等四个县的边缘地带拼凑而成,几乎没有工业基础,县城也是从各个乡镇“矮子里拔将军”。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天崩开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由“边角料”组成的长丰,2012年实现脱贫摘帽,2024年GDP达1038亿元,迈入GDP千亿县行列。从“贫困县”到“千亿县”,长丰只用了十二年。

这是一个皖中县城因解放思想而醒,因工业强县而起,因创新发展而兴的故事。

白手起家

长丰是一个年轻的县城。1964年,寿县、定远县、肥东县、肥西县各划出了一块边缘地区拼凑成长丰县,“长丰”二字取“长治久安,人寿年丰”寓意,县城位于淮南铁路水家湖站所在的水湖镇。

当时的水湖镇只是一个因铁路而兴的小镇,再加上县域的“四合一”格局,起步之初的长丰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小马拉大车”,县城辐射力偏弱的状态。而且,长丰县地处江淮分水岭,“九旱一涝”,土地贫瘠,工业基础几乎为零。

1994年,长丰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999年,长丰在安徽全省61个县市综合排名中,位居倒数第7。

怎么办?首先是思想解放。2001年5月,长丰在全县上下开展了一场思想大讨论,随后正式确立了“快工强县、优农富民,融入合淮、与市俱进”的发展战略,将工业强县定为长丰发展的首位战略,坚定向南融入合肥发展。

随后,长丰迎来加速发展。2007年长丰首次跨入安徽省十强县行列;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2012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16年首次入列全国百强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工业比重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突破60%……

由“边角料”拼凑成的穷县到GDP千亿县,安徽长丰凭什么

长丰县。本文图片均来自“幸福长丰”微信公众号

2024年,长丰地区生产总值达1038亿元,同比增长10.8%,正式成为安徽第二个GDP“千亿县。除此之外,长丰还完成了另外的四个“千亿级突破”:规上工业产值超2000亿,大幅增长28%,总量全省县域第一;合肥比亚迪成为全市首个千亿级汽车制造企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超千亿、全省唯一;下塘镇成为全省首个千亿产业镇。

产业崛起

一路走来,长丰是怎么抓产业的?

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汽车。上世纪90年代,长丰依托江淮汽车成立合肥岗集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开始深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

近年来,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集聚,“狂飙突进”,作为合肥“北部大将”的长丰自然不愿意错过这个风口。2021年,比亚迪在对多个城市进行比选后,决定落户合肥,选址长丰县下塘镇。长丰也是不负众望,很“能打”,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2天,尽管相关地块上杂草丛生、水塘交错,但为了留下比亚迪,长丰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合肥速度”。

项目开工后10个月,第一台整车下线。两年半后,合肥比亚迪工厂产值已过千亿。经此一役,长丰“势如破竹”。

数据显示,去年长丰比亚迪整车产量95万辆,在全市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新能源汽车产量稳居全国县域第一。下塘镇的烧饼远近闻名,过去5分钟打一个烧饼,现在50秒下线一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由“边角料”拼凑成的穷县到GDP千亿县,安徽长丰凭什么

长丰下塘汽车城。

而且,长丰并不满足于制造环节,还在布局智能网联、车规级芯片等前沿领域,实现“制造+研发”双核驱动,打造“一核两区三港四带”发展格局,以“垂直整合+开放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其中,“一核”是依托下塘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核心基地;“两区”是水湖、岗集、吴山等汽车零部件配套区,双凤经开区、双墩生产性生活性服务区;“三港”分别是加快庄墓货运码头建设,谋划港口物流园;围绕下塘专用铁路货运线,扩容提质综合物流基地;围绕左店通用机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四带”分别是“一河两湖三渠百库”汽车文旅带,合淮路、合水路产业发展支撑带,魏武路科技创新带,北部片区产城融合发展带。

对标沃尔夫斯堡、斯图加特,一座县城竟然有底气喊出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长丰的目标是,“不出县就能组装一辆车”。

长丰发展的想象力远不止于汽车。汽车之外,长丰还在加快建设先进光源、航太雷电、超级陶粲三大“国之重器”,以及智慧农业谷、中国菌物谷、智能育种加速器、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中试城五大科创平台,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产业,获批筹建安徽首个生物制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格局一度比较“散装”的长丰,全域都动起来了,全域都强起来了。这和当年“矮子里拔将军”、选择水湖作为县城的境地相比,已是沧海桑田。

跳出长丰

是时候重新认识长丰了。

过去合肥的“北部洼地”正在强势崛起,“弱县城”也已成为水湖、下塘双核驱动。澎湃新闻注意到,长丰提出了“双城双轴”战略:以合肥北城、长丰县城为南北两个增长极,以合淮路、合水路为双轴,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2023年以来,长丰又创新性提出化“镇区”为“片区”,重塑发展版图,将十五个乡镇区分为五大片区,即“北部产教、中部智造、东部文旅、西部科创、南部都市”,五大片区协调联动、一体发展。

长丰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全域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等举措为抓手,长丰上下正在全面贯彻片区化发展思维,可以说处处都是主战场,人人都是主力军,推动全域由“散装”到“整装”。

李卫表示,长丰正在以经济的大发展,撬动基础设施完善、人口人才集聚、城市形象蝶变与服务业繁荣,走出一条产业强、城市兴、百姓富的县域共富新路径。

由“边角料”拼凑成的穷县到GDP千亿县,安徽长丰凭什么

长丰县城夜景。

跳出来看,和蚌埠、淮南等地接壤的长丰,还可以将长丰乃至合肥优良的产业发展势头和生态不断向北延伸,有实力成为合肥向皖北地区辐射的“桥头堡”,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不仅在安徽,放眼长三角区域,长丰正在书写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全新样本。站在千亿县新起点,探路者长丰还在继续前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由“边角料”拼凑成的穷县到GDP千亿县,安徽长丰凭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