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增资获批,锦泰保险将位仍空缺,寻求突围靠什么

“另类”增资获批,锦泰保险将位仍空缺,寻求突围靠什么

hyde123 2025-07-10 装修图样 3 次浏览 0个评论

  来源:北京商报

  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这一增资方式成为新风向后,又有险企“另辟蹊径”。7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四川金融监管局近日批复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泰保险”)的注册资本金由23.79亿元增至31.88亿元。据了解,此次增资是通过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的方式。

“另类”增资获批,锦泰保险将位仍空缺,寻求突围靠什么

  增资而非募资,锦泰保险“补血”模式生变释放出哪些信号?该公司近年来虽持续盈利,但2024年净利润下滑明显,不仅如此,该公司总经理一职仍空缺。对于锦泰保险以及下一任接棒者而言,如何进一步聚焦差异化布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突围?

  又一增资事项获批

  近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锦泰保险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称,同意锦泰保险通过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方式,将注册资本由23.79亿元变更为31.88亿元,各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在锦泰保险今年5月发布的股东会会议决议公告中,该公司拟以定向发行股票方式增资扩股溢价所形成的部分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以公司现有总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3.4股比例转增股份,预计共转增股份8.09亿股,合计转增股本8.09亿元。该公司注册资本将由目前的23.79亿元增加至31.88亿元。

  于险企而言,增加注册资本可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进一步来看,不同于传统股权融资是通过引入新股东注资或者原有股东追加投资,从而增加公司资本,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不涉及外部资金流入,而是通过调整公司内部资金结构实现增资。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股票溢价发行、资产评估增值等原因形成的资本公积,将其转化为公司的注册资本。简而言之,就是将原本属于股东权益中的一部分资本公积转换为实收资本,从而增加公司的注册资本。

  “资本公积转增不改变股东持股比例,仅调整所有者权益结构;普通增资可能引入新股东或改变原有股权比例。”对于保险公司采用此方式增资的原因,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支培元也表示,在相关流程中,无需额外融资,流程相对简单,适合短期内需补充资本但无新资金注入需求的情况。

  这一另类的增长方式正被更多险企纳入考虑范畴。同样在今年5月,鼎和财险也宣布了类似增资动作。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另类的增资方式更为考验险企的“自我造血”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锦泰保险的两次“资本运作”间隔时间不足一年,锦泰保险曾在2024年完成一轮增资扩股计划。根据四川金融监管局2024年发布的批复,同意锦泰保险增加注册资本12.79亿元,由11亿元变更为23.79亿元。据了解,该笔增资共有8位股东参与,包括3位在册股东和5位新引入的投资方。不过,此次募集的资金规模较该公司预期的26.24亿元明显减少,“缩水”超5亿元。

  2024年净利下滑

  锦泰保险成立于2011年1月,是注册及经营总部均在四川成都的全国性股份制财产保险机构。该公司也是中西部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保险公司。

  需要关注的是,自2023年5月任瑞洪由总经理晋升为董事长,不再担任总经理后,锦泰保险总经理的职位已经悬空两年时间。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一般而言,保险公司总经理职位空缺可能导致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效率下降,决策流程可能不够顺畅。缺乏总经理也可能影响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拓展的执行力度。

  对于公司总经理空缺等问题,锦泰保险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确定由副总经理宋绍富先生在总经理空缺期间主持公司经理层工作。截至目前,公司经营管理保持正常运作。

  从业绩表现来看,自2014年起,锦泰保险实现连续盈利。2023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0.78亿元,为近些年盈利最多的年份。2024年,该公司净利润0.52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盈利76.87万元。

  对于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锦泰保险表示,主要受递延所得税确认的影响。2025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将继续以效益为中心推动经营管理各项工作。

  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保持常年盈利并非易事。柏文喜表示,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保险公司面临大型险企的市场挤压,业务拓展难度大。在投资端或也面临压力,投资收益率波动可能更易反馈在盈利端。因此,离不开险企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投资能力,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投资收益稳定性;强化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综合成本率是经营财产保险公司的一大衡量指标,如果综合成本率高于100%,则意味着保费收入未能覆盖支出,承保端面临亏损。综合成本率一旦过高,将使得财险公司承保端面临亏损。此外,综合成本率越高,保险风险最低资本的计提越多,这也会降低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2025年一季度,锦泰保险综合成本率102.68%,其中综合赔付率75.01%。

  对于综合成本率超100%,锦泰保险对此表示,主要原因是综合赔付率同比上升。在提高险种承保盈利能力方面,公司一方面主动增强经营主动性,加强两核队伍建设、精细化运营,另一方面,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 

  那么,对于财险公司而言,如何降低成本率以及及时减少承保亏损?在业内人士看来,财险公司可以采取的举措包括,优化业务结构,开发优质新业务,压缩亏损老业务;合理使用再保险交易,分摊赔付支出;开展“降本增效”改革,控制经营费用;保险科技赋能业务经营,提升业务运作效率;探索风险减量服务,指导客户做好风险防范和灾后救援,降低赔付成本;提高市场定价能力,提升保险服务质效。

  非车险已超五成

  “在巩固提升车险等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责任险和意健险等特色业务。”锦泰保险在官网中如是提及。

  近年来,车险综改持续推进,倒逼财险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路径,各家财险公司加速布局非车险领域以打造新的增长极。以健康险、家财险、企财险、责任险等为代表的非车业务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不仅成为财险公司业务结构优化的核心抓手,更推动其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实现跨越式提升。

  对于锦泰保险而言,2024年,该公司车险保费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1.9%。除车险外,该公司前五大险种中的另外四大险种,短期健康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收入同比增速均超10%。与此同时,该公司非车险保费收入在前五大险种中的占比已超五成。

  该公司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稳住车险“压舱石”的同时,坚持创新驱动特色化发展。围绕市场需求主动创新产品,在产品端,2024年,公司研发落地古树名木、保障性租赁住房、低空经济等专属产品10余项。同时,公司也在结合实际升级迭代特色产品,扩大高标准农田保险、售电公司履约保证保险等创新产品试点范围。

  纵观当前的财险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马太效应也在逐渐放大。对于中小财险公司经营面临哪些挑战,任瑞洪2024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长牙带刺”强监管背景下,对中小财险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行业“马太效应”背景下,中小财险公司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这将倒逼中小财险公司不断尝试转型发展突破之路;对于中小财险公司来说,由于资金规模、投资能力等有限,投资渠道相对狭窄,在投资收益方面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财险公司不论是发力非车领域还是叱咤整个财险市场,均离不开打造核心竞争力。柏文喜认为,比如,在非车险领域,财险公司需具备专业的产品设计、风险评估和理赔能力。也离不开利用大数据、科技手段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等。

  对于如何聚焦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锦泰保险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将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能力,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以具有相对优势的特色服务抢占市场“空白点”。突出以效益为中心,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提升承保效益贡献。同时,注重内控合规,规范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另类”增资获批,锦泰保险将位仍空缺,寻求突围靠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